查看原文
其他

一年借书399册!浙大“阅读狂人”享受读书的乐趣

请收藏 浙江大学 2021-04-21


近日,浙江大学图书馆公布了2020年度数据。在借阅达人榜一项中,位居全校第一的是2018级人文学院本科生黄同学,一年借阅次数达到399册次


除去疫情期间在家学习的时间,2020年黄同学在校总共134天,这样算下来,相当于每天借阅2.97册次。



图书馆中觅“宝藏”


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学子,黄同学主要借阅历史方面的研究著作和史料,但也会旁及哲学或社会学等其他人文社科类书籍。


一有感兴趣的书,黄同学会马上行动。‍‍在上“中国抗日战争史”这门课程期间,他出于兴趣在网上翻看相关论文,注意到引用里出现了一本名为《革命政党与乡村社会》的书:“我感觉这本书标题挺吸引人的,而且出版年份也相对比较近,可能是‍‍比较好的新学术成果,所以我就借来看。”


黄同学阅读后感到这本书确实写得很好,于是去豆瓣上搜索,便又一眼看中了该作者的《中国历史的政治向度》等书‍。就像一场书籍“接力赛”,他从一本书找到另一本书,然后悉数借下。


逛图书馆,也是黄同学常常能发现“宝藏”的秘诀。有一回,他去寻找关于洛克的书时,发现一排书架上呈列了不少关于洛克的经典著作,既有其个人著作如《政府论》,也有研究洛克的书籍如《洛克政治哲学研究》和《论财产权:约翰·洛克和他的对手》等。可是,读起来依然感到意犹未尽,他总想再读些相关研究。



可这排书架上的书似乎确实只有这么多了。巧的是,一天当黄同学随意逛图书馆时,突然发现另外一排书架还有论及洛克、有着共和主义或自然法等多种视角维度的一些书,如《自然权利与新共和主义》,于是他又意外收获了不少可运用的资料。


“虽然有些书是为了写作业的目的去借阅的,但就算这样,大部分时候读起来也还是津津有味的。”他说。


黄同学还会去图书馆借一系列同类书籍来比对。从19世纪德国的德罗伊森、到20世纪初英国的塔恩、20世纪后期英国的格林,再到近现代中国学者,他顺次阅读他们关于亚历山大的著述,比较着这些人笔下的亚历山大,也比较着这些作者及其时代。他说:“很多时候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去借一些古代史的书,经常可以看到和现代观念的某种关联。亚历山大一直是那个亚历山大,但是每个时代各有各的亚历山大符号;可见后人的观念一直在变化。”


天生的阅读乐事


只要在校,黄同学几乎天天去图书馆,一去就是借书,再带回寝室看。借这么多书都能看完吗?他坦言,如果只用于写论文,他偏向于只读某一章节,许多书都是这样参考利用一下,并非全读。不过,如果不被打扰,他一天能通读一本五百页左右的书,但有些好书是需要反复思考或做笔记的,就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看完。



“《罗马君王传》有六百多页,因为是古罗马时代的作者,文风和现代人不太一样,不太好读,可是不仅它本身是罗马政治史史料,其形式、写法又是罗马史学史的史料,还可以借此分析罗马人的伦理观念,所以我花的时间相对较久,大概用了三四天吧。”他说。


他也表示,阅读对他来说可能天生就是一件乐事,但对于历史学的兴趣或许得益于他的外祖父和父亲。在黄同学小时候,他们买了历史书,有时还读给他听,他说:“我父亲经常会一边读,一边分析。也许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,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我对历史的兴趣。”


他仍记得,父亲在讲述某个历史事件时,详细为他分析了当时的地形,因为书上只有文字,父亲还专门画了图帮助他理解。


黄同学的谈吐沉稳凝练,从他的遣词造句中就足以体会到丰厚的学养。他说:“从现在的角度回望,我觉得历史的每一段都很有意思,都很有研究的价值。”而他的个人兴趣更多的聚焦在英国政治思想和中国近现代史上。



“每天都在阅读,一天的大部分闲暇时候都在阅读”是黄同学的日常,“抓紧很多的边角时间”是他的阅读习惯。他会尽量抓住每天的闲暇,比如课前的几分钟,来阅读。他说:“如果只想要一个长时段去看书,可能很容易厌倦,反而是抓住这样的时间提高效率,容易感受到阅读的乐趣。”


文:浙江大学人民号 姚雨眠  叶雪辰
图片由受访人提供
今日编辑:芷凌
责任编辑:李灵


推荐阅读
1.爱了!逐梦的夜,浙大与你温暖相伴

2.捕鱼4000多斤!浙大国际校区师生吃上全鱼宴

3.又是别人家的寝室!她们在浙大携手前行,各自精彩!
4.穿越百年,惊艳时光!浙大这门课出了近9000件可移动文物!
5.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!浙大这位教授致力于“从0到1”的突破
6.考试周,这份高分锦囊请查收!

点个赞和在看,和浙大一起加油!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